Skip to content

CC 使用指南🔗

Warning

CC 現在僅供 TA 操作。

CC 支援網路與 USB 列印。預設設定可從 Overview 下載。

1. 開機🔗

  • 電源按鈕:列印機後方左側。
  • 如需開啟 LED,請在主畫面點擊圖示;列印時燈不會自動亮起。

2. 進料🔗

  1. 把線材掛於右側線材架上。
  2. 將耗材送入斷料偵測器,直至到底部;用力推確保完全到底且沒有卡住。
  3. 在觸控螢幕上,進入 控制選單(左側第三個圖示),選擇 擠出機 Extruder 分頁,點擊 進料 Load

Info

進料後輕拉線材確認已正確上料。

3. 準備列印板🔗

CC 列印板為雙面:

  • A(有紋) – 一般使用。
  • B(平滑) – 優化 PLA;列印時床溫 30 °C。

避免觸碰兩面以免油脂堆積。

若要列印整板,請移除切刀擋塊並相應調整列印設定。參考 全尺寸列印

4. 列印檔案🔗

  1. 進入 檔案管理選單(左側第二個圖示)選擇內部儲存 (Local) 或 USB 隨身碟(USB Drive)中的檔案。
  2. 選定檔案後,先選正確面(Side A / Side B),再按 列印 Print

Note

使用 Side B 時不要進校平 Level。校平於 60 °C 執行,無論選哪一面;從 60 °C 降至 30 °C 需要很長的時間。

網路列印🔗

  • 在 OrcaSlicer 中設定床面:Textured PEI Plate(Side A)或 Smooth Cool Plate(Side B)。

  • 傳送列印時,OrcaSlicer也會詢問床面;若不符則觸發警告。選擇的面決定使用哪個床網格。

Note

使用 Side B 時不要進校平 Level。校平於 60 °C 執行,無論選哪一面;從 60 °C 降至 30 °C 需要很長的時間。

5. 檢查首層列印狀態🔗

成功的第一層至關重要,即時處理問題以防列印失敗。

成型板清潔🔗

成功的第一層是成工列印的關鍵。若出現附著力問題,應立即處理。

列印平台清潔建議🔗

大多數列印失敗都是因為列印板有髒污所造成的。

  • 肥皂與清水清洗
    最有效方法。取下列印版清洗,清洗後務必完全擦乾,避免潮濕安裝回機器。

  • 酒精擦拭
    可用於臨時清潔,但無法有效去除油脂,且可能在表面留下殘留物。

  • 膠水或膠帶
    最簡單有效,但不建議使用。雖可暫時改善附著,但會影響平台平整度,影響品質。

Z‑高度🔗

Info

若起始時選錯面,將載入不正確的床網格與 Z 高度。

即時 Z高 調整菜單隱藏於 設定選單(左側第四個圖示)。選擇 Z高 Z‑Offset

Info

向下箭頭增加偏移,向上箭頭減少。按鈕與實際調整之間有延遲;請在再次調整前等待最多 5 秒。

6. 定期檢查列印狀況🔗

特別是長時間列印,請定期檢查。雖大多失敗發生於第一層,但如線材打結或模型支撐不良等問題,常在中後期才發生。

可即時透過 TTDA 直播 查看進度。

7. 列印完成與清理🔗

  • 列印完成後,取下列印版輕彎即可將成品移除
  • CC 不會自動退料;請手動退出線材。
  • 使用完畢後清理機器與工作區域。